01
广州游戏在狂飙
去年《黑神话:悟空》全球爆火,让游戏一度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
到了今年,中国又有两款游戏在海外市场爆火。一款是《第五人格》成为本届亚运会唯一入选的非对称对抗类电竞项目。
另一款《鸣潮》登顶APP store免费榜,自上线以来已获得5000万下载量,登顶App store 107个国家及地区免费榜,并获苹果CEO库克点赞。
这两款游戏虽然题材不同,玩法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来自广州!
开发《鸣潮》的是广州库洛游戏,《第五人格》的出品方则是网易。
其实这并不让人意外,广州是全国游戏产业底子最好的城市之一。“中国游戏第一街”——科韵路坐落于此,曾经汇聚了网易、4399、三七互娱等近20多家国内外知名游戏公司,巅峰时期贡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游戏产值。
时光流逝,广州游戏行业已经跃升到新的高度。
2024年12月13日,2024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正式公布了《2024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再创新高。
由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广州游戏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广州游戏产业总营收约1406.67亿元,同比增长约10.5%。
也就是说,广州游戏行业去年的营收居然占了行业全国营收的43.17%,实在是令人震惊。
除了巨头引领,中小企业同样拔节生长,中国小游戏百强企业榜中广州上榜企业2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游戏产业从业者占全国比例超过25%,从业者数量更是位于全国所有城市首位。
这些数字背后,是广州作为“中国游戏第一城”的硬核实力。
从科韵路出发,广州的游戏产业早已不是新鲜话题。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科韵路之外,广州游戏产业的“第二曲线”正在鱼珠片区加速生长
——广州“游戏谷”,目标直指游戏“第三极”。
02
游戏谷,广州的游戏“第三极”
与科韵路的“传统游戏制造”形成错位的是,“游戏谷”是要打造一个成系统的“游戏生态城”,并通过AI技术革新和全球化战略加速产业升级。
广州“游戏谷”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其前身是临港工业区,钢架厂房与货轮码头的记忆尚未褪去,如今已被渲染工场与数据服务器取代。
这里的目标是打造“游戏技术研发+数字内容创作+电竞生态孵化”三位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游戏产业重要的布局。
为什么在科韵路之外,还要再建一个“游戏谷”?这就不得不提到广州的产业布局和现实因素。
广州需要一个新的符号,来承载从“游戏大城”到“游戏强城”的转型。
科韵路的成功源于互联网时代的天时地利:毗邻高校的人才储备、成熟的互联网生态、以及"中国游戏第一街"的品牌效应。
这条街道见证了广州从端游、页游到手游时代的完整迭代,至今仍聚集着网易、三七互娱等头部企业。
但广州的游戏产业已经不是当年网易8平米办公室创业的规模了,土地成本攀升、企业外溢压力加剧,传统游戏产业亟需一场空间与模式的升级。
上千亿的产业规模,十余万从业者,也需要更大的物理承载空间和更现代的就业创业生态。
“游戏谷”的诞生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广州“游戏谷”与“游戏第一街”相距不远,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地带,也是广州活力创新轴的重要节点。
目前,新的产业园区如火如荼在建中。项目总投资达45亿元,计划分两期开发,总用地面积超6万平方米。
未来,这里将聚焦以游戏、电竞、动漫、影视等为代表的泛娱乐信息经济产业,成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软件聚集高地。正好为广州游戏产业的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
除了更广阔的物理发展空间之外,“游戏谷”的边界正在不断向外延伸。
产业基础设施方面,广州“游戏谷”依托黄埔区的资源为游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集成服务。
2020年,广州对黄埔的规划级别又上了一个梯队,把金融城,琶洲,鱼珠做为一江两岸三片区构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黄埔迅速抓住了这个政策窗口,开始将自身的制造业根基与数字新基建有机结合起来,转向“制造+数字”的双轮驱动。
硬件方面,全区建成5G基站近8000座,拥有华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为游戏开发提供低延迟、高算力的“数字底座”,在这里做游戏研发,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飙车。
软件方面,黄埔坐拥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和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等四块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金字招牌。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南版权登记大厅和广东省文交所也在区内落户,有效支持游戏企业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和市场拓展。
优良的服务环境可以充分赋能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文化传媒等上下游企业,实现从传统工业腹地转型升级数字经济的创新载体,形成集聚效应。
03
广州游戏“新地图”的发展密码
谷,就是洼地,有汇集的意思。在中国的产业版图上,以“谷”命名的创新区域,往往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独具特色的一笔。
相比其他形态的产业空间,广州“游戏谷”更侧重于“谷”这个概念,即“空间重构+要素聚合+政策催化”。
武汉,有“光谷”。诞生了我国第一根光纤的东湖高新区,聚焦“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集群,将数字经济与新消费深度融合,产业布局从人工智能、物联网,到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以及量子科技、脑科学、区块链。
一个光谷,就为武汉贡献了超3000亿元的经济体量。
深圳也有个“机器人谷”。其汇聚大疆、优必选等企业,形成从伺服电机到智能算法的完整产业链。
谷内既有科研机构,也有知名高校,更有著名的机器人公司,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聚特色和独一无二的创新生态。
“谷”,代表着相应的产业生态、产业上下游的集聚,打造了代表产业形象的集群品牌。广州“游戏谷”正在试图构建一个以游戏产业为主导的“数字文创产业的雨林生态”
——既引入老牌游戏企业,又推动小游戏新势力快速成长,更有全国首个游戏产业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从版号审批到出海合规的一站式服务。
从生态构建来看,它更注重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的融合,通过湾区数娱等载体,实现游戏开发、电竞直播、衍生品开发的闭环。
就拿粤港澳大湾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来说,不仅提供常规的政务支持,还提供版号协审、版权登记、出海金融等服务。
企业无需跑省级部门,10分钟服务圈内解决难题,游戏产业上下游服务业务大多能一站式搞定。同时,设立游戏产业博物馆,推动游戏IP与文旅、教育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帮助企业丰富产品管线,延长产业链。
科韵路以“楼宇经济”见长,企业分散在写字楼中,依赖自发形成的产业协作;而“游戏谷”则采用“垂直产城”“软硬结合”的模式。
这正是广州“游戏谷”区别于其他游戏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游戏谷”所在的黄埔区也正为这种生态建设提供助力,连续四年举办“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并支持建设鱼珠游戏小镇和文冲电竞小镇,建设广州首个专业化电竞场馆,打造大湾区游戏谷。
这些举措必将吸引大量游戏厂商扎堆,做大做强广州游戏产业第三极。
所以,在广州“游戏谷”,“谷”的意义绝对不止于特色产业的简单汇聚。在硬核科技成为经济发展“必争之地”的环境下,“谷地”更重要的使命,是成为游戏产业新质生产力左右突围的特种兵、突击队。
“游戏谷”所在的黄埔区拥有华南首屈一指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从芯片设计到云渲染的技术链条完整。
比如游戏开发需要AI动作捕捉时,步行20-30分钟就能找到供应商;当出海需要多语言本地化时,区内的语言科技公司提供实时翻译API。
研发、制作、发行......游戏全产业链在这里已经搭建完成,这种“产业生态密度”,让一款游戏从立项到上线的周期缩短大大缩短。
当前游戏产业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朗,总结起来三个字——短、平、快。
广州的“小游戏军团”以28家上榜企业位居全国第一,展现出“小而美”的敏捷优势,可以快速捕捉市场风向,用轻量化产品抢占细分赛道。
广州“游戏谷”的诞生,就能为这些新势力提供“栖息地”,让广州游戏产业从“单点爆发”转向“生态裂变”。
04
尾声
对比科韵路,广州“游戏谷”走的是一条差异化的路线,除了地域上的承接,更重要是产业链、产业集群上的集约化发展。解决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广州游戏业“有产业无生态”的痛点。
它在科韵路传统游戏产业、琶洲新兴互联网产业集聚地、国际金融城的资本运营优势之间,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通过“政策牵引+生态培育”,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的试错成本,形成“巨头引领、小微共生”的生态。
他们在用新时代数字基建,托起虚拟世界的星辰大海;用政策与服务的温度,点燃年轻创客的无限可能。